醫藥相關專業一直是同學們報考的熱門專業,而男生選擇衛校就讀大多是選擇了藥學專業,醫學檢驗專業和護理專業之類的專業,那么適合男生學習的衛生學校自然也是開設有相關專業,并且相關專業比較好的學校。下面小編就整理了幾所相關專業比較好的江蘇省衛校資料,有意向想要學習衛校專業的同學們不妨可以參考了解一下。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于1998年3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建立,是全國第一批14所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之一,是江蘇省第一所冠以“職業技術學院”名稱的院校,也是地級泰州市第一所普通高校。學院為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級院校,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先后獲江蘇省文明校園、和諧校園、園林式學校和平安高校等榮譽稱號。學院坐落在泰州國家級醫藥高新區核心區域——中國醫藥城,占地面積1061畝,是全國高職院校一流的現代化校園、生態校園和智慧校園。
專業設置
學院建有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群3個、省級骨干專業3個;建有國家級實訓中心2個、省級實訓基地3個,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2個,校內實踐實訓基地131個,與企事業單位共建學生實習就業基地346家,校企雙主體學院5個。建有江蘇省數控機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7個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能開展53項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學院是“教育部—中興通訊ICT行業創新基地”,中興通訊CLAA(中國LoRa聯盟)物聯網示范基地,教育部國家級“工業機器人開放式公共實訓基地”暨“ABB/新時達工業機器人研發應用中心”建設單位。
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省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南通體臣衛生學校)是公立全日制高等職業學校,是南通地區培養白衣天使的搖籃。1951年8月,原南通學院醫科受蘇北人民行政公署衛生局委托,創辦公立蘇北第二醫士學校、蘇北第二護士學校,是為江蘇省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前身。其后數十載,學校相繼易名為蘇北醫學院衛生學校,江蘇省南通醫士、護士學校,江蘇省南通護士學校,江蘇省南通衛生學校,南通衛生學校等等。其主管部門亦在省、市衛生部門之間更迭。學校將“一流的師德風范,一流的師資團隊,一流的天使風采,一流的校園文化”確定為辦學目標,秉承“厚德、礪志、博學”的校訓,“求先、求新、求實”的校風,“精業、善導、奉獻”的教風,“敏學、慎思、篤行”的學風,建校60年來,為社會培養了2萬多名高素質技能型衛生專業人才。
專業設置
現有南通、海安兩個校區,占地面積367畝,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環境優美,校風和諧。在校生已達7000余人,現有五年制高職護理、藥學、藥品經營與管理、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技術、中藥學、老年保健與管理、中醫養生保健和四年制中職護理、藥劑和農村醫學等專業。其中護理專業為江蘇省職業教育品牌專業,藥學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為江蘇省職業教育特色專業。學校護理與藥學實訓基地均為江蘇省職業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學校長期與復旦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蘇州大學、南通大學、江蘇大學等高等院校聯合辦學,構建中、高等教育立交橋,為中、高職畢業生和在職醫護人員創造提升學歷層次的自我發展空間。形成了五年制高職、四年制中職二個層次,普通職教、成人職教、職后培訓三種形式互補的辦學格局。學校師資力量強,教學質量高,畢業生專業思想牢固,醫學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操作技能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歷年就業率穩定在96%以上。
南京建康技工學校
南京建康技工學校是2006年經江蘇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以培養實用型中、高級技術人才為主的全日制民辦技工學校。坐落在江蘇省會、六朝古都南京,交通發達,區位優勢顯著。學校占地面積近百畝,總建筑面積七萬平方米,總容量4000人。校內建有綜合大樓一座、現代化學生公寓三座、教師公寓一座、室外運動場五個,共擁有多媒體教室48間、實驗實訓室22個、學術報告廳1個。學校總資產1.8億元,其中實訓設施投入4000余萬元。2017年,我校護理實訓中心被江蘇省人社廳評委“省級校企合作實訓基地”。
專業設置
幼兒教育、高鐵乘務、航空服務、護理、中藥、康復保健等。
學校通過多年的辦學積累,凝練形成了“學無止境,造福人民”的校訓和“特色辦學,質量立校,科學育人,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在這一辦學理念的堅強指引下,學校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能為基礎,通過東西部合作辦學、職業學校橫向交流等形式,與多家省內外職業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成功開辦了適應社會需求的特色專業,構建了“學歷+技能”的立體式教育平臺,幫助學生通過平臺,學好技能,練好技術,提升學歷,提高素質。
小編寄語:人生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樣畫上完美的感嘆號,但我們可以歌詠最感人的詩篇;即使不能阻擋暴風雨的肆虐,但我們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無法預料失敗的打擊,但我們可以把它當作成功的一個個驛站。當能力配不上野心時,就是所有煩擾的根源。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學會付出和堅持。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決定生活的樣子。